關注【貨捕頭】微信公眾號,用手機逛批發市場。
印玉玲做童裝生意已經有10多年了,之前在市西路,現在入駐在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的童裝區。在自己的商海生涯里,她經歷過溫暖的“春天”,也品嘗過寒冷的“冬天”。
“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還在修的時候,我就開始關注了。當時我就認為一定會發展起來,只是需要一個過程。”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,印玉玲打算租下20間鋪面,按印玉玲的規劃,因為經營的品牌非常多,如果有20間門面,就可以進行分區銷售,每一間鋪面放一個品牌,各店有各店的風格,但進行統一管理。
規劃做好了,但出乎印玉玲預計的是,西南商貿城的鋪面十分緊俏,最終她只租到3間中意的鋪面,之前的規劃是無法完成了。
“生意大有大的做法,小有小的做法。”印玉玲說,根據不同的商鋪數量和面積的不同,應該采取不同的商業模式,商鋪多的時候,可以劃區域經營,而鋪面少的時候,則要盡可能多地將各種牌子的衣服一起陳列,但需要更為講究的陳列方式。印玉玲對貨品陳列的要求,從她鋪面的裝修上就能體現出來。印玉玲的商鋪裝修得十分講究,使用了很多裝飾品讓空間充滿了溫馨,但又不顯得凌亂。
一位正在挑選童裝的市民告訴記者,這家童裝店的裝修很有品位,裝飾細節處理上很用心。“印玉玲也表示,店面裝修花了很多心思。
即便是鋪面比原先計劃少了很多,但印玉玲還是留出了一定的儲物空間。”商鋪當然是越大越好,能陳列更多款式,但還是應該規劃一定的區域來放貨。“印玉玲告訴記者,很多客人來選貨的時候,都是希望拿現貨的,如果每次都需要從倉庫拿,顧客估計就懶得等直接去別家了,”這可是我的小訣竅,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。印玉玲說。
印玉玲剛入駐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時,正值童裝批發旺季,印玉玲的生意特別好,而現在則稍微有些清淡。“這很正常,對于童裝批發業態來說,12月份是絕對的淡季”印玉玲很淡定地告訴記者:“我還是相信我最初的判斷,貴陽百貨批發業搬到西南商貿城是無法避免的趨勢,這里一定會發展起來的,現在人流量比較可觀了,以后肯定還會更好。”